無車日的由來:
「無車日運動」源自於歐洲,20世紀90年代,歐洲許多城市有感於車輛的激增,導致空氣污染及噪音的問題日益嚴重,使得生活品質及民眾的健康持續惡化。有鑑於此,歐盟建立了一個空氣偵測制度,目標在於保障歐洲居民的健康及生活品質。而後由英國、德國、西班牙、冰島開始,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一連串倡導城市中不開車的運動,成功地提供歐洲居民思考都市汽車形式、進一步尊重環境的機會。
1998年9月22日,法國土地規劃及環境部門發起了「無車日」這項全國性的運動,以「In Town, without my car!」為口號,全法國共有35個城鎮強力支持,尤以都市居民為最。這個口號所延伸出的焦點,正好可以促使大眾注意城市中過度使用車輛而造成的污染問題,也藉此再肯定行人、腳踏車的用路權,並加強都會地區的大眾運輸系統,以改善都市的交通、保護環境。

單車熱從此看的出,為了響應2008國際無車日,在這個週末全台灣從北到南幾乎都有腳踏車騎乘活動,而且活動是一年比一年更盛大。而台北縣與台北市活動訂於20、21兩日,這兩天有要行經活動地點的人可特別要注意一下交通管制的時間。
你問我會參加嗎?!答案是"NO"。原因為何呢?!其實我是不太想去湊熱鬧跟大伙人擠人,騎車嘛~本來就是要很自在很悠閒,但為了響應環保節能減碳,我用自己的方式參加無車日活動,避掉人群、車群來趟悠閒的單車行吧~



2008台北縣國際無車日活動:
(一)活動日期:9月20日(星期六)06:00~12:00
(二)活動地點:永和市中正河濱公園露天廣場
(三)活動對象:愛好自行車、直排輪、滑板、慢跑、健走等民眾及社團
(四)出發時間:9月20日(星期六)08:10
(五)活動路線:
河濱悠遊路線: 永和市中正河濱公園→新店溪河濱自行車道→新店碧潭風景區
市區追風路線: 永和市環河西路→中和市環河東路→中和市成功南路97巷→中和市成功南路→中和市景平路→秀朗橋→新店市環河路→碧潭風景區



2008台北市國際無車日活動:
訂於97年9月21日,假臺北市政府市民廣場、仁愛路、復興南路、臺大校區、思源街、臺北市公館自來水園區水岸廣場等地舉辦「腳踏車騎乘活動」有關活動內容如下:
(一)活動時間:9月21日(星期日)7:30~11:00
(二)活動地點:臺北市政府市民廣場
(三)活動終點:臺北市公館自來水園區水岸廣場
(四)出發時間:9月21日(星期日)8:30
(五)腳踏車騎乘路線(全程約16公里):臺北市政府市民廣場(起點) -仁愛路-左轉復興南路-由辛亥路進入臺大校區-羅斯福路3段316巷─左轉汀州路─右轉思源街-左轉進入臺北市公館自來水園區水岸廣場-續往南至舊景美溪橋後折返園區(終點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u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